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青年學子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7月16日,“星火傳承”社會實踐團赴鎮江烈士陵園紀念館開展“紅色基因永傳承 青春向黨踐初心”主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沉浸式參觀學習和互動實踐活動,10餘名同學共同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洗禮。
圖1社會實踐團赴烈士陵園
在紀念館講解員的引導下,實踐團依次參觀了“革命火種”“抗日烽火”“解放壯歌”等主題展廳。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幅幅曆史照片、一段段影像資料,生動再現了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英雄事迹。
特别在“永恒的21歲”展區,團隊成員久久駐足。當了解到多位烈士犧牲時年僅21歲——與隊員們同齡,董嘉成同學動情地說:“同樣的青春年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今天的和平盛世。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更應該珍惜韶華,勇擔使命。”
圖2隊員參觀“永恒的二十一歲展區”
實踐團創新活動形式,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在“文物會說話”環節中,隊員們化身講解員,深情講述文物背後的革命故事;在“時空信箱”活動裡,每位成員寫下“緻先烈的一封信”,表達傳承之志;在“紅色拼圖”挑戰賽,通過團隊協作還原重大曆史事件,深化黨史認知。
圖3隊員為同學講解革命故事
活動尾聲,實踐團發起“信仰的接力行動”每位同學制定《愛國實踐行動計劃》,承諾将參觀感悟轉化為具體行動。團隊負責人李肄鳴表示:“這次實踐不是終點,而是同學們踐行愛國主義的新起點。後續我們将組織紅色宣講團,把烈士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本次實踐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互動式學習”的創新模式,實現了多重教育意義:通過實物實景教學,幫助青年學子建立真實立體的曆史認知,破除曆史虛無主義影響;同齡烈士事迹的對比展示,引發強烈代際共鳴,讓愛國主義教育更具感染力;将紅色精神轉化為具體行動指南,推動“知、情、意、行”的有機統一。
圖文:李肄鳴
編輯:單雨祺
初審:孫莞 二審:楊旺林 終審:周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