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門類:工學(08)
專業類代碼:電子信息類(0807)
專 業 代 碼: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080705)
專業負責人:胡友友 教授
一、專業簡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屬于教育部倡導的新工科專業。2018年,經學校申請教育部批準我校設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于2019年6月開始招生,授理學學士學位。2024年,經學校申請教育部批準,調整專業學士學位授予類别,自2025級授予工學學士學位。2024年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招生人數80人,目前在校本科生300餘人,專業志願錄取率100%。2025年,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拟招生120人。
表1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辦學數據一覽表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辦學數據表 | 2019級 | 2020級 | 2021級 | 2022級 | 2023級 | 2024級 | 2025級 | |
專業錄取情況 | 拟招生(人) | 65 | 65 | 70 | 70 | 70 | 80 | 120 |
實際招生(人) | 65 | 67 | 71 | 71 | 70 | 80 | 120 | |
江蘇省招生分數(分) | 350 | 355 | 517 | 539 | 568 | 568 | 574 | |
超專業組校控線(分) | 1 | 0 | 5 | 14 | 27 | 29 | 18 | |
志願錄取率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 | |
轉專業情況(轉入/轉出上限10%) | 專業轉出(人) | 1 | 1 | 1 | 0 | 1 | - | - |
專業轉入(人) | 0 | 0 | 4 | 8 | 6 | - | - | |
在校學習情況 | 專業在校人數 | 59 | 63 | 72 | 78 | 75 | 79 | - |
畢業情況 | 畢業率 | 94.92% | 95.45% | - | - | - | - | - |
學位授予率 | 100.00% | 100% | - | - | - | - | - | |
延長學制率 | 5.08% | 4.55% | - | - | - | - | - | |
升學就業情況 | 保研(人) | 2 | 4 | 4 | - | - | - | - |
保研率 | 3.39% | 6.35% | 5.56% | - | - | - | - | |
出國留學(人) | 0 | 1 | 1 | - | - | - | - | |
留學率 | 0.00% | 1.59% | 1.39% | - | - | - | - | |
考研錄取率 | 45.76% | 49.21% | 63.89% | - | - | - | - | |
年終就業率 | 96.43% | 94.50% | - | - | - | - | - |
盡管專業辦學時間較短,但是專業設立以來,在學科點建設、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學院現有物理學(0702)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凝聚态物理、光學和理論物理3個二級學科方向,其中光學方向每年招收海内外碩士研究生近20名;同時,為了響應教育部的号召,積極推動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2020年,學院新設光電信息工程(085408)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025年共招收光電信息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22名。構建了覆蓋本科和研究生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二、專業培養目标與課程體系
本專業聚焦光電信息領域,立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面向信息光電子、激光光電子、半導體光電子等行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數學、自然科學以及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健全人格、職業素養和家國情懷,能夠在光電信息以及海洋信息領域從事光電信息系統(産品)設計開發、生産制造、檢測與控制、應用研究、設備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創新型人才。
預期學生在畢業五年後達到以下目标:
1.能運用信息光電子、激光光電子、半導體光電子等光電信息技術和現代工具等專業知識,解決光電信息領域的激光與先進制造技術開發、海洋與信息光學系統設計、半導體器件設計與制造等複雜工程、技術問題。
2.能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項目實踐過程中,堅持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綜合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環境等因素,遵守工程倫理和職業規範。
3.有創新實踐意願,具有國際化視野,能夠通過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主動适應社會經濟和技術發展的需要。
4.具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以及組織管理能力,能夠發揮技術骨幹或領導作用。
專業核心課程:計算機程序設計(VC++)、信号與系統、電路、數字電子技術、模拟電子技術、電磁場理論、物理光學、應用光學、激光原理與技術、半導體物理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普通物理實驗、模拟電路實驗、數字電路實驗、計算機程序設計實踐(VC++)、激光技術實驗、光纖技術實驗、光電子實驗、物理光學實驗、應用光學實驗室、信号處理實驗、電磁場實驗、光電檢測技術實驗、光學系統CAD課程設計、光學冷加工實踐、激光加工應用實踐、光電圖像處理實踐、半導體物理實驗、電路實驗、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圖2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主幹課程
三、系部及師資隊伍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系具體負責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系部現有專任教師2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8人,博士比100%,擁有江蘇省特聘教授1人,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1人、省333第三層次1人,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人,省“雙創計劃”雙創博士6人、科技副總3人。系部教師全部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東南大學、廈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丹麥奧胡斯大學等國内外著名高校的光學工程等優勢學科,為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奠定了師資基礎。近三年,專業教師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各類科研經費近800萬元,出版著作、教材4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著名光學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參與獲得教育部、江蘇省科學技術獎2項。教師獲江蘇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特等獎1項,江蘇省基礎物理上好一堂課比賽二等獎1項,江蘇省微課比賽三等獎2項,校級講課比賽特等獎2項、三等獎1項;出版《光電信息實驗教程》、《光伏器件與工藝》、《激光原理與技術》、《海洋光學》等教材4部;
四、實踐條件與人才培養
在實踐教學方面,為了保障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教學、學科競賽、畢業設計及創新創業需要,依托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系設立了應用光學研究中心和光電信息實驗室,下設激光實驗室、光學實驗室、光電圖像實驗室、光電子實驗室、軟件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擁有實驗設備價值近千萬元,并在多家企業建立了生産實習基地,為實踐環節教學和創新活動提供了保障。
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近三年本科生承擔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0餘項,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A1)、全國大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A2)、江蘇省高校大學生物理與實驗科技作品創新競賽一等獎(A2)等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50餘項,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Applied Physical Letters、Optics Letters等發表學術論文5篇,申請發明專利5項,打響了“學在江科大”的品牌。
五、升學與就業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升學可以報考光學工程、光學(物理學二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以及光電信息工程等專業的國内外一流大學和科研院所。例如:光學工程專業可以報考華中科技大學(A+)、浙江大學(A+)、南京理工大學(B+)、蘇州大學(B+)以及中科院上海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長春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等。自首屆畢業生以來,研究生升學率均超45%,其中2025屆畢業生研究生升學率超63%,中科院/985/211/雙一流高校占比50%以上。
畢業生就業單位主要有無錫銳科激光、揚州楊傑電子、深圳大族激光等光電信息行業。畢業生就業率名列全校前茅,薪資優勢明顯。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業方向如下:
光學工程師:從事光學系統設計、信息光學處理、光電圖像處理、光學檢測等;
激光工程師:從事激光器件設計與系統研發、激光智能制造裝備研發、激光加工應用等;
功率半導體工程師:從事功率半導體器件設計、半導體材料與工藝、半導體制造與測試等;
矽基光電子工程師:從事EML、VCSEL、激光雷達芯片等矽光器件設計、制造、光學封裝等;
光源與照明工程師:從事家用LED照明光源、汽車LED/LD照明光源設計、制造、測試等;
新型顯示工程師:從事OLED、Mini LED、Micro LED、QLED等新型顯示屏研發、制造等。
相關行業的薪資待遇為:本科生8000~13000元/月;碩士研究生13000~30000元/月;博士研究生30000~60000元/月